參加秧歌演出者數十人,角色分為傘桿一人、老旦一人、拉花一人、和尚二人、糖羅二人、小丑二人、挑花籃1人、手拿花扇的數人不等。傘桿是秧歌隊的總指揮,頭戴涼帽,一手打傘,一手拿響串;老旦,手拿蒲扇,肩背包袱;拉花是小姐打扮,手拿白紙扇;和尚手握棒槌,糖羅手舞彩綢,小丑背著花鼓。以鑼鼓伴奏,跑法分為“龍甩尾”、“四開門”、“伸舌頭”等花樣。各角色都有唱詞,由傘桿點戲。代表作有《小女婿》《四季歌》《十二個月》等。多年來,代代相傳,經久不衰。后一度中斷。
1984年,丈嶺社區部分離退休干部重新挖掘整理“白家營秧歌”,并組織排練。1985年春節,參加昌邑縣民間文藝匯演,受到濰坊市文化局和昌邑縣文教局的表彰。濰坊市文化局授予“群眾藝術之花”錦旗一面。